中醫認為,鼻敏感的發病主要與肺、脾、腎虛損,風、寒、濕類變應原乘襲鼻竅有關。其中肺、脾、腎虛損是發病之本,風寒濕乘襲是發病之標,本虛標實是導致鼻敏感發病的根本病機。
肺主氣,主鼻,並開竅於鼻,肺氣宣發,能夠使肺氣、衛氣上輸於鼻竅,鼻得到肺氣、衛氣的溫煦,從而發揮其抵禦外邪侵襲的作用。倘若肺氣虛弱,衛表不固,鼻失溫煦,則風寒類變應原易於侵襲鼻竅而發生鼻敏感。
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有升清降濁之能,脾氣升發,清陽之氣入鼻,鼻竅陽氣充盛,則能抗禦外邪侵襲而不受病。倘若脾胃虛弱,清陽不升,鼻失溫養,則寒濕類變應原易於入侵鼻竅而促發鼻敏感。
腎藏精,為一身陰陽之根,主骨生髓,髓通於腦,鼻與腦髓相連。腎精充足,化生腎氣,充養鼻竅,則鼻竅得腎精腎氣溫養而不病。倘若諸虛傷腎,或先天不足,致使腎氣虛弱,不能充養鼻竅,則寒濕類變應原易於客滯鼻竅而病發鼻敏感。
除了肺脾腎三臟虛損外,在青少年患者中亦可由肺經蘊熱,上蒸鼻竅而發病。
中醫如何治療鼻敏感?
中醫治療鼻敏感,主要是根據患者的發病情況,採用望、聞、問、切四診的方法,收集病狀,然後根據辨證論治的原則,辨清肺、脾、腎虛損之所在,風、寒、濕類變應原之所傷,分清寒熱虛實,標本緩急,採取「個性化治療」方案,以及「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的原則加以治療。
一般而言,鼻敏感的個性化治療主要是辨證論治。標本治療主要是在鼻敏感發作嚴重時,會採用「急則治其標」的方法,以祛風、化濕、散寒等為主,兼以扶正,以便迅速緩解鼻敏感的發作,減輕患病的痛苦。當鼻敏感發作緩解或發作漸趨穩定時,會採取「緩則治其本」或「標本兼治」的方法,以補肺、健脾、溫腎等治法為主,兼以驅邪,以便扶正強臟,鞏固療效,以求達到治癒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