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甲低中醫病因病機是甚麼?

00:00
00:00

《黃帝內經》中《素問・生氣通天論篇》謂:「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
 
陽氣是人體物質代謝和維持正常生理功能的「生長之氣」,是人體生殖、生長、發育、衰老和死亡的關鍵。陽氣來源有二:一為先天性,來自父母的,二為後天性,主要從食物中吸收的水穀精氣轉化而來。
 
甲低病機主要是陽虛無火,尤其是脾腎陽氣不足,代謝低下,失去溫養、氣化功能。但不同年齡群導致陽氣虧損病原因各有側重。
 
造成兒童陽氣不足主要原因是先天稟賦不足(如胚胎發育時候母體甲狀腺功能低下)與後天調養不當(例如經常食不果腹或偏食等長期營養不良等導致碘或其他營養物質缺乏)、長期嘔吐腹瀉等慢性疾病導致脾陽不足。
 
成人多飲食不節、饑飽失常或過食生冷,寒積胃脘造成脾陽損傷,或過度勞累、房事不節及縱情色慾,造成損傷腎陽。人體陽氣隨着年齡的增長,會逐漸虧損,《黃帝內經・靈樞》有述:「人到四十,陽氣不足。損與日至。」其他如產後大出血、手術切除甲狀腺或放、化療,或其他原因導致甲狀腺細胞破壞,均可陽氣虧損。脾腎陽虛日久,不能溫養臟腑,臟腑功能逐步衰減,可導致肥胖、虛勞、水腫、癡呆,甚至危及生命。臨床可根據導致甲低原因不同,給予個性化的預防與調理方案。

防治慢病・甲狀腺疾病

作者:汪豔娟 博士

甲狀腺是人體重要的內分泌器官,具有調節新陳代謝和生長發育的功能,其正常運作有賴於碘的適當吸收。

本書從中醫角度詳述對各種甲狀腺疾病的認識,以及體內碘多與少的利弊,讓讀者防患未然,及早防治。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