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濕疹需辨證才施治,中醫會先了解患者病史、體質、所屬證型然後處方。臨床上分不同證型論治:比如脾虛者宜以淮山、陳皮、芡實、蓮子作藥;濕重者用土茯苓、萆薢、蒼朮;血虛風燥型則宜蓮子、桑椹、黃精等中藥。
除內服中藥,針灸也是一種可以治療濕疹的方法。若有些不適宜針灸患者,也可以用中藥外洗輔助,改善病情,但必須注意患者是否對某些藥物特別敏感,否則會弄巧成拙,使病情轉差。濕疹部位有水皰者,可以選用馬齒莧、重樓、白花蛇舌草等草類藥物,洗滌患處。不宜用種子類中藥煎水沖洗,容易破損患處,令患者更痛苦。
濕疹的辨證分型主要有哪些?
按中醫的辨證,臨床一般將濕疹分為三型,包括有濕熱蘊結型、脾虛濕困型及血虛風燥型。
急性期的濕疹多見濕熱蘊結型;
亞急性期的濕疹多見脾虛濕困型;
慢性期的濕疹多見血虛風燥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