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是一個微生物高度富集的區域,我們的腸壁黏膜上存在着約100兆個腸內細菌,這些細菌影響着我們的腸道環境。
腸內細菌和身為宿主的人類維持着共生關係,利用從食物中得來的營養素進行發酵並增殖。此外,由細菌產生的各種代謝物也會對人體機能帶來極大的影響。
存在人體內的「腸道菌群」,總重量約有1.5公斤,大致可分為「有益菌」、「中性菌」和「有害菌」三大類。理想的平衡比例為20%益菌,10%壞菌,其餘70%的伺機菌會成為優勢方的夥伴,因此能維持在健康的狀態。但當壞菌的比例較多時,腸內環境便會惡化,引發各種病症。
正常情況下,腸道正常菌群與人體內外環境始終維持着動態平衡。一旦這種平衡打破,將導致腸道菌群失調,進而引起消化系統疾病、代謝性疾病等病症的發生,如腸道疾病、肥胖、糖尿病、痤瘡等。
現代研究表明腸易激綜合症的發作與腸道菌群紊亂有着密切關係。菌群失調會導致腹痛或腹部不適,或引起腸道動力紊亂,導致便秘或腹瀉等。
00:00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