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00:00
00:00

《素問·上古天真論》中有一段極為精闢的論述:「夫上古聖人之教下也,皆謂之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唐代著名醫家王冰的解釋是:「恬淡虛無,靜也。法道清淨,精氣內持,故其氣從,邪不能為害」。這就告誡人們,除了避免和預防外界四時不正之氣,還要做到淡泊虛無,內心清淨,情緒穩定,使內在的真元之氣充實,精神不過度向外耗散,五臟功能協調一致,如此就不會受到各種邪氣的侵犯,疾病也就無從產生。心有所動,被無盡的情緒攪動得紛紛擾擾,則神不寧而內亂,內亂則外邪易侵。《昨非庵日纂》中也談到:「常默元氣不傷,少思慧燭內光,不怒百神和暢,不惱心地清涼。」

養生有法・情志養生

作者:陳偉教授

「情志」包括「五志」「七情」,是人心理活動的總稱。從中醫角度,不良情志變化會氣機紊亂,傷害臟腑功能,疾病由此而生。

本書詳述情緒對人體影響,記載按摩及食療等調養方法,讓讀者達至形神合一、身心健康。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