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五志」和「七情」是甚麼

00:00
00:00

甚麼是「五志」?

中醫認為人的五臟皆藏有神,而「神」有廣義和狹義之分。「五志」是指廣義的「神」,包括了「神、魂、魄、意、志」,是人體五臟的功能活動在精神意識層面的表現。其中心藏神(此處的「神」就是狹義的),肝藏魂,脾藏意,肺藏魄,腎藏志。因此「五志」又稱「五藏(音cang)」,魂、魄、意、志又統轄於心神。分之為五志,合之則為一神;分之為五臟,合之則主於一心。
 
故有「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的說法。五志常常受到外部環境和精神情緒的影響。比如,我們遇到開心愉快的事,就會覺得精神煥發;觀賞緊張激烈的槍戰片,令人驚心動魄;孤身一人在恐怖驚慄的環境下,會被嚇得「魂飛魄散」。

「七情」具體指的是甚麼?

七情指「喜、怒、憂、思、悲、恐、驚」,是人體對外界刺激所表現出來的精神情緒反映。《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謂:「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按照中醫的觀點,七情也和五臟密切相關。心為喜,肝為怒,脾為思,肺為悲憂,腎為驚恐。正常和適度的七情變化可以紓解精神壓力,宣洩不良情緒;但七情過激或太偏,就可以引起臟腑功能失調,導致疾病。

養生有法・情志養生

作者:陳偉教授

「情志」包括「五志」「七情」,是人心理活動的總稱。從中醫角度,不良情志變化會氣機紊亂,傷害臟腑功能,疾病由此而生。

本書詳述情緒對人體影響,記載按摩及食療等調養方法,讓讀者達至形神合一、身心健康。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