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身體不患病,就是一個健康的人嗎?其實不然。世界衛生組織(WHO)在其最初成立時的《憲章》中就指出:「健康不僅是沒有病和不虛弱,而且是身體、心理和社會功能三方面的圓滿狀態」。1990年更有學者明確地將健康闡釋為:是在軀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良好和道德健康四個方面皆健全。簡單點來講,只有身心健康、形神和諧,才是一個真正健康的人。
甚麼叫「形神合一」?
《靈樞·天年》中說:「何者為神?血氣以和,營衛已通,五臟已成,神氣舍心,魂魄畢俱,乃成為人」。就是說,在母體中隨著胎兒的逐漸發育,達到氣血調和,營衛通暢,五臟形成,便產生了神氣。神氣藏於心中,魂魄都具備了,就構成了一個完整健全的人。神是與生俱來的。
人生在世,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缺一不可。物質是有形的,精神是無形的。然而,有形供養無形,無形作用於有形,彼此互相影響,相輔相成。這就是中醫所謂的「形神合一」或「形神兼備」的意思,也是中醫養生的關鍵。人的精神活動、思維、智力、情志等都屬於神。雖然我們高矮胖瘦不同,愚智善惡有別,但無形的精神意識活動每時每刻都支配著每個人的言行。人是萬物之靈,情志第一;我們既需要物質生活中飲食的滋養,更少不了精神生活中情志的調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