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00:00
00:00

靜裏乾坤

一般認為,運動有益健康。其實靜與動是對立統一的兩種形式,動靜結合才可以更好地維持身體平衡。靜是生命的源泉,生命就是從靜中獲得生長要素,如休息、睡眠等。而靜坐是養生的重要方法,尤其對調養情志起著其他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老老恒言》中說:「養靜為攝生首務」。
 
靜坐是一種調身、調息、調心的方法,要求頭正背直,不動不搖,不靠不依,雙目微閉,將氣息調到微細均勻,集中思想,排除雜念,斂心入定,久而久之就會達到一種無我的樂境。靜坐有多種不同的方法,最好是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循序漸進。要真正做到「降伏其心」,當然不是短期的事,而是要持久修煉方可達到。
 
在日常養生中,不一定只局限於靜坐的方式,只要保持一顆清靜的心,行、住、坐、臥,詩、書、畫、茶等皆可達到清心入靜。只要做到置心於一處,物我兩忘,都是一種心理禪修的方法,從而可以排除一切不良情緒的干擾,始終保持一種良好的心態,登達仁壽之域。

運動鍛鍊

生命在於運動,運動是健康的源泉。運動能供給身體氧氣和營養物質,促進血液循環,令血管彈性增加,使大腦血流通暢,不但能有效調理氣血,靈活筋骨,更可使人思維敏捷,緩解緊張情緒,克服負面心態,令人身心愉快,從而防病益壽,這就是中醫所謂「動則生陽」的道理。運動的形式多種多樣,許多中醫傳統的健身方法,如八段錦、太極拳、五禽戲、易筋經,以及各種氣功等,動靜結合,內外兼修,對於身心健康十分有益。

養生有法・情志養生

作者:陳偉教授

「情志」包括「五志」「七情」,是人心理活動的總稱。從中醫角度,不良情志變化會氣機紊亂,傷害臟腑功能,疾病由此而生。

本書詳述情緒對人體影響,記載按摩及食療等調養方法,讓讀者達至形神合一、身心健康。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