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00:00
00:00

人或生來氣血弱,不會快活疾病作。
病一作,心要樂;
心一樂,病都卻。
心病還將心藥醫,心不快活空服藥。
且來唱我快活歌,便是長生不老藥。

凡事安心

這是《退庵隨筆》中介紹的一種情緒調攝之法。這種方法是咬定牙關,非情理事不做,費力挽回事不做,敗壞名聲不可告人事不做。一事當前,只往穩處想,不事前張羅,事後牽掛。如果能做到這樣,就必定不受五志七情的困擾,進入心清氣調的境界。有首《心安吟》這樣寫道:「心安身亦安,身安心自寬;心與身俱安,何事能相干?」

做郵箱不做垃圾箱

宋代宋祁《宋景文公筆記》介紹他的情緒調攝養生法:「喜怒,人所未嘗無也。多憂傷神,多思傷志,過樂喪守,喜極氣散,怒極氣慉而不下。若使吾心為郵候,憂樂喜怒,至而不久舍,毋令少宿則善矣。若久留,彼其以我為囊橐矣。」人生在世,不可能沒有七情六慾。對待七情六慾的正確方法是知足常樂,偶爾遇上喜極、怒極、哀極、樂極之事,最好將它視為過眼雲煙,事過則忘。不要把它長期放在心裏,以致干擾和煎熬自己的心靈。否則,喜怒哀樂一有留置,那清淨安寧的心境,豈不成了感情的「囊橐」(垃圾箱)。

養生有法・情志養生

作者:陳偉教授

「情志」包括「五志」「七情」,是人心理活動的總稱。從中醫角度,不良情志變化會氣機紊亂,傷害臟腑功能,疾病由此而生。

本書詳述情緒對人體影響,記載按摩及食療等調養方法,讓讀者達至形神合一、身心健康。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