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存正念,仁者壽
古代的賢明大德們都特別注重自身良好品格的修養,他們告誡人們要想健康長壽,必須要有一顆仁德慈愛之心,樂於助人,為社會做貢獻。孔子認為「智者樂,仁者壽,大德必得其壽」,這一觀點已被現代養生家所公認。孟子也說:「吾善養吾浩然之氣」,就是說人應該在平時注意培養寬廣的胸懷與善良之本性,修行正義。一身正氣,不做有愧於心的事,從而能使人體真元之氣得到增強。
陰平陽秘,精神乃治
陰陽調和,使陰氣平順,陽氣固密,精神才能旺盛,這是養生的最高標準。西漢大儒董仲舒主張「循天之道,以養其身,謂之道也。⋯⋯能以中和養其身者,其壽極命」;「和者,天之正也,陰陽之平也。其氣最良,物之所生也」。就是說中和是既不太過,也非不及。養中和必須調情志,修行為,守正道,動靜順其自然,喜怒適於中,剛柔適其度。只有這樣,才能不斷練就良好的精神情緒,使中和之氣長存於身,方可健康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