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00:00
00:00

人們都知道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頑症,西醫至今還沒有效的治療方法。中醫學認為這個病是先由病人體質虛弱,免疫能力下降後感受風寒濕邪而發病,治療方法是從扶助人體正氣,調節免疫功能,袪風除濕,通經活絡來治療這個病的,臨床可收到較好的療效,但在長期的治療中,大量的臨床經驗告訴我們,這個病的治療護理比服藥更重要。

所謂護理比服藥更重要是指在這個病的治療過程中,護理的好壞會直接影響到治療效果,病人不能只是依靠醫生處方藥物,更應注意日常的護理,這也是治癒這個病的關鍵所在!即三分靠藥物,七分靠護理。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護理應包括生理和心理兩方面,從大量的臨床經驗中,我們認為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首先對類風濕要有正確的認識,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雖然目前類風濕在治療上困難很大,但絕不是不治之症。早期診斷和治療可有效控制病情,如延誤治療多會使病情加重,發生骨破壞,甚至關節畸形,到那時就難治了。所以,應在專科醫師的指導下,盡早診斷並進行正規的治療。

2.避風寒預防感冒

臨床所見九成以上的病人都有體質虛弱,易感冒的情況,每次感冒都可引發全身的風濕發作,導致風濕與感冒並發而難以治療,別人感冒 3 至 5 天就好了,而類風濕病人感冒少說也需十幾天,甚至有些病人上次感冒未癒,下次感冒又來,已經分不清是風濕還是感冒了,使病情變得複雜,這樣就給治療帶來很大的麻煩,使醫師不能集中精力用藥來治療風濕,使得病情越治越複雜。

我們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發現,只要病人注意避風寒預防感冒,藥物就容易起作用,在補虛袪邪的中藥作用下,病人體質就可遂漸恢復抗病能力,這樣如果能一個月不感冒,並堅持服藥,就可以 3 個月不感冒,進一步堅持治療,注意護理,就可半年不感冒,如能達到連續半年以上不感冒,這個病即可基本控制,由此可知避風寒預防感冒有多麼重要!

3.避免勞累,注意休息

這個病為慢性消耗性疾病,發病也多為長期勞累,得不到合理休息,全身免疫功能紊亂,抵抗外邪能力下降所致,所以適當的休息,可恢復體力,可使人體有更多的精力來抗擊疾病。這一點對需夜間工作的人來講尤為重要,最好能將工作調整為日間,平時也應於晚上11 時前睡覺才好。

4.保持心情愉快,盡量減少精神壓力

突然或長期的精神刺激可引起多種疾病,已是醫學界公認的事實,而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發生發展過程,與精神因素也是密切相關,尤其是女性病人在這方面的表現就更加突出。這也是女性發病率高,不易治癒的重要原因之一。

5.注意飲食營養

作為慢性消耗性疾病,病人需要足夠的能量來對抗炎症的消耗,體內有足夠的營養才有戰勝疾病的基礎。所以,應多食含豐富蛋白質的食物,如牛奶、雞蛋、豆製品等;魚、海鮮、各種肉類等,在身體不敏感的情況下均可食用,不用特別的戒口;多食新鮮蔬菜水果以補充維生素、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當然,也應盡量避免寒涼的食物,以免傷及脾胃。

6.適度運動,增強體質

生命在於運動,適度的運動可以增強體質,促進飲食,防止肌肉萎縮,預防骨質疏鬆,改善關節功能。所以,我們鼓勵病人在沒有發燒、血沉高等疾病急性活動期表現時,都可進行適度的運動。

7.堅持服藥,不斷鞏固療效

這一點很重要。由於類風濕至今還是臨床上難治病之一,病情頑固難癒,易反覆發作。有些患者很急切希望中醫能像治療感冒一樣,3 至 5 劑藥就能藥到病除,或試圖用一方一藥來徹底治癒這個病,這對類風濕性關節炎根本是不可能的,這一點患者及家人都應所認識,一來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二來要堅持治療,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有些病者經過一段治療,未見明顯療效,就自動放棄治療,認為風濕不能根治,致使病情逐漸加劇,形成終身殘疾。而有些病人治療後病情很快得到控制,就認為病已治好,不再堅持治療,而這時正是鞏固療效的最佳時期。正確的用藥方法是:早發現,早治療,堅持服藥,不斷鞏固療效,一般情況下要經半年或一年以上的治療才逐漸控制病情,而有些體質狀況較差的患者(如長期服用類固醇患者),可能需要更長的治療時間,這一點每個病人都應有思想準備。

在我們治療的大量臨床病人中那些療效好,治癒快的病人,多是能夠較好的注意以上各重點,並能堅持服藥,不斷的鞏固療效才取得的,在這裏提醒患者自身的護理比服藥更重要!

作為慢性消耗性疾病,病人需要足夠的能量來對抗炎症的消耗,體內有足夠的營養才有戰勝疾病的基礎。

防治慢病・類風濕性關節炎

作者:孫鋒教授

書籍資料僅供參考。
書籍可於浸大中醫診所免費取閱。

了解更多